接连几天,慕连茹都是天没亮就起来了。
那会儿姚静还在睡,她都是轻手轻脚的准备好早餐,然后出门。
她见过北城的夜,也见过北城的长街上,行人满满,马路上,车流拥挤涌动的样子,却很少见到天还未亮的北城。
早晨的北城很不一样,天灰蒙蒙的,路灯还在亮着。
环卫工人在清扫这座城市,公交也才刚刚发车。慕连茹这几天都是第一个上车的,从空无一人,坐到车上都是早起上学的学生。从灰蒙蒙的天,坐到太阳初升,路灯一盏盏熄灭。
同时也是第一个到单位,最后一个离开单位的。
她每天忙得就像是个不停旋转的陀螺。
找各种各样的事情来填充时间,采访,整理资料,写稿子,一刻不停。
同事戏说她要把整个节目的新闻承包了。
“连茹,想什么呢。”见她没什么反应,雯姐推了她一下。
慕连茹回神:“啊?怎么了?”
“不会是又在想新闻吧,那么拼命,把我们这个月的kpi都完成啦。”
慕连茹笑了笑:“我尽量。”
宇哥走到慕连茹的身后,蔫蔫地喊她,“主任找你。”
“宇哥,你又是怎么回事啊?连茹像打了鸡血,你倒像被放气了一样。”
宇哥摇摇头,“失恋了。”
众人惊讶,纷纷追问怎么回事。
宇哥依然摇头不语。
慕连茹到是知道怎么回事。
自从那天在警察局见到周垚后,宇哥都心情不佳。甚至还来问慕连茹,姚静说周垚是她的男朋友这事是不是真的。
她知道姚静一直对宇哥不感兴趣,也就附和下来。
没想到宇哥备受打击,连续几天都无精打采的。
慕连茹从位置上起来,同事看向她笑说:“主任突然找你干嘛,不会是看到你这几个天那么努力,特地把你叫去办公室夸奖吧。”
慕连茹耸耸肩。
她也不清楚主任找她干嘛。自从上次采访进警察局,她被主任特意叫去办公室谈话外,这几天她都没和主任碰面了。
“叩叩叩”轻轻敲响了玻璃门。
任晓晓头也不抬:“进来。”
慕连茹走了进去。
“你这个周跑了不少新闻,累坏了吧。”任晓晓放下手中的笔,从电脑中抬起头看向她。
慕连茹:“还好。”
任晓晓笑,也不再多说什么,直接进入正题,“我找你过来是想和你说台里要拍纪录片,有一位记者临时有事位置空了出来,所以我就推荐了你。”
慕连茹神情愣住:“我?”
任晓晓点头,接着说:“时间是有些紧。但这次的纪录片很重要,台里的大领导们都很重视。我们栏目里能除了你和宇哥,其他人我都不太放心。”
“宇哥因为已经有其他的安排,所以就只有你了。”
“你有什么想法吗?”
慕连茹有些犹豫:“没有。就是我能行吗?”
“怎么不行!你入行那么久了,还对自己没信心啊。”
“……”她倒不是担心自己的能力,毕竟入行那么多年了,这点工作还是能完成的。只是她不明白为什么会派她。
任晓晓说:“别担心,你就平常心去做,和你平时做采访一样去准备就好了。这个机会难得,我也是看到了你的能力才选你去的。”
“而且,你算是咱台里热度最高的记者了。这次表现好了,台里的领导看到了,对你今后的晋升会有帮助的。”
任晓晓给她递来纪录片的相关资料:“别想太多。周末回去休息两天,顺便看看这个,下周一就过去报道。”
算了。也没什么必要问那么多,领导安排的任务就老实完成就好了。在单位,她除了固定在《北城在线》的栏目组外,平时还是一块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的砖头。一直都这样过来了,也不差这一次。
慕连茹接过,又问:“那咱们栏目这边呢,我手里还约了两个外采。还有悠然,我要是去跟纪录片了,谁带她?”
“那两个外采就交给悠然吧,她也要自己出去试一试了。”任晓晓想了想说,“然后她的话,后面看有人带她吗,没有的话就我带。”
“好。”
慕连茹离开主任办公室后,就去把外采的资料交给了李悠然。时间比较紧张,她又特意和李悠然叮嘱了几句外采人的注意事项,哪些能问,哪些不能,才算结束了交接工作。
-
收拾好资料离开单位的时候,天已经黑了。
公交车上人不多,有几个背着书包,穿得严严实实的中学生,似乎是刚放学,前后坐着在讨论今天刚考完的试卷。
天太冷了,车窗上都起了雾。
慕连茹缩在围巾里,只露出一双通红的眼睛。
等车门关上,车子启动后,车上就是一片安静了。讨论完的学生们脸上大多都无精打采的,满脸困意的样子。也是,累了一整天,又那么冷,车上那么温暖,人就是容易犯困的。
她以前上学的时候就因为晕车,所以只要车上有位置坐,她就会闭上眼睛睡觉。现在不晕了,这个习惯倒是有所保留。
眼睛是闭着的,耳朵是竖着听广播的。
尽管如此,还是有坐过站的时候。
“慕连茹?”肩膀被人轻轻推了一下。
她迷糊的应了声,睁开眼,就看到了越正。她以为自己看错了,愣了好一会儿,直到越正在她的身边坐下,她才说:“越正?”
越正:“是我。放学了你不回家要去哪里?”
慕连茹意识到了什么,立马转头朝窗外看去。太阳已经落山,路灯都亮了起来,她问:“几点了?”
越正:“七点多了。”
见她神色紧张,越正说:“怎么了?”
慕连茹叹气:“我好像坐过站了。”
越正眨了眨眼睛,‘啊’了声。他看了看她,校服,书包,睡眼惺忪,完全就是还没回神的样子。
慕连茹转头朝外面看去,无奈道:“我下个站下车吧。”
很快就到了下一个站,越正和她一起下车,又和她一起走到对面的公交站等车。
慕连茹说自己一个人等就可以了。
她经常因为在车上睡觉而坐过站,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。
越正说:“没事,我和你一起。”
慕连茹愣住,她怎么好意思让他陪她一起等车啊!
正要说些什么时,车来了。
越正回头看她:“走吧。我送你回去。”
慕连茹心脏怦怦跳,脸颊迅速爬上红晕,她抬眼看向他,却意外发现少年的耳朵也悄悄染红了。
……
车子猛地一停,慕连茹往前送了出去,撞上了前面位置的椅背。
有些疼,眼泪都流了出来。
她睁开了眼,听到广播响起下一站的声音时,心中不免叹了口气——坐过站了。
现在坐过站了,不会有人喊她,更不会有人再在寒冷的冬天特意陪她等车,送她回去了。
她不敢耽搁,擦掉眼泪,立马起身。
手机没有放好,起来的时候从身上滑掉了下去,是前面的学生帮她捡了起来。慕连茹接过道谢,车停后就走了下去。
只错过一站,时间也还早,就走回去好了。
也幸好她如今对北城熟悉了,要是刚来的那一会儿,坐过站了她肯定是要慌张的。
她这个手机带了三年多了,本来就不是很好了。上次蛋糕店的时候砸了一下,这回又被摔了,现在直接黑屏开不了机了。
本来就没钱了,现在真是雪上加霜啊。
她轻抿着唇,把它放到包里。
路灯明亮,慕连茹一步步慢慢地走往家的方向,偶尔会有人骑着车,又或者是牵着狗狗从身边路过。
风轻轻一吹,慕连茹总感觉身侧多了越正的身影。
高中时,穿着校服,背着书包的。
大学时,穿着便服,不远万里去找她的。
好多好多个他,都在好多好多个日日夜夜里,不论阴天雨季,寒冬酷暑,都一直走在她的身侧,与她同步,与她肩膀碰肩膀,与她在明媚的日光下,皎洁的月光下闲谈。
高三元旦的时候,班主任吴平让大家都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写下自己想要去的大学。
越正写的北城大学,慕连茹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,所以就一直空着。
“慕连茹你还没有定下目标大学吗?”晚自习下课后,越正追上她问。
慕连茹摇头。
“那不如看看北城的大学?”
她确实也考虑过北城的大学,离南华远的大学她都考虑了。
但又放心不下奶奶,因此一直犹豫。
想起越正在黑板报上写下的目标大学,她问道:“你想去北城大学?”
越正点头,“我当初中考结束后和我爸妈去旅游,他们带我去那里逛了逛,氛围特别好。而且北城大学的医学专业很好。”顿了顿,他看向她说,“北城传媒大学挺好的,你不是对记者感兴趣吗,可以考虑考虑它。”
慕连茹心中触动,轻轻点了点头。
后来第二天,她在放学后,教室里没人的时候在后面的黑板报上写下了自己的目标学校。
绿色的便利贴上写着北城传媒大学,而在她旁边的就是越正的北城大学。
整个高三时期她都在为考入这个大学而努力,甚至渐渐的这个大学成了她的心愿。
只可惜,她的家庭条件不允许她去北城。
报志愿的时候,她只能选择南华的大学。
那段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了,父亲回家大闹一场,把姑姑和奶奶都气得进了医院,家里需要人,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她到外面。
高考结束后,同学聚餐完,大家决定一起散步回家。越正和她走在后面,说着两人到时候一起去北城的事。
“越正,我不去北城了。”她忽然停了下来。
越正回头看她,顶上的月色皎洁明亮。
慕连茹说:“我要留在南华。”
夜静得可怕,风吹得道路两旁的树叶沙沙作响。越正盯着她看了良久,才轻声说:“可以呀。南华大学的新闻专业也很不错的。”
慕连茹抬起头看他,犹豫几秒后小声道:“你不生气吗?”
越正:“我为什么要生气。南华大学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,不比北城的差。”
“可我不去北城的话,我们就不能一起了啊。”慕连茹脱口而出。
那会儿两人的关系还处于青涩朦胧阶段,这话出口后都齐齐愣住,目光躲躲闪闪。慕连茹反应过来后,红着脸解释说:“我是说,一起去北城。”
越正也没有拆穿她,反而还故作思考了起来,几秒后,他笑了起来:“那我就回南华找你好了。”
慕连茹抬眼望向他,迟迟没有开口说话。
越正接着说:“只是我有点想不明白,为什么你不去北城了?”
“我奶奶年纪大了,姑姑工作忙,我想留在这边有需要的时候我能帮忙。”她说。
见他不生气,慕连茹松了口气,心里又觉得不太高兴。“你真的不生气吗?”
越正摇头:“会可惜,但不会生气。”
“你不必因为我曾经的建议而有心理负担,去北城也好,留在南华也好,你有你的考量。只要是你自己的选择,那都是好的。我都支持你。”
“不过,大学我不在你身边,你可不要忘了我这个同桌。那样我会伤心的。”
“不会。我不会忘了你的。”
也不可能会忘了你。
慕连茹抿了抿唇,小心翼翼地开口说,“你认识了新的朋友,也不要忘了我。”
他笑着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,“放心吧,就算不能一起去北城,你也依然是我的同桌。我们的感情也不会变的。我更不会忘了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