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篇先来一段艾希的独白,亦是作者写作的初衷。
“我并不是想让你成为那‘万人杰’。当年,你与我共抗犹大。当时的你实际不过一“观戏者”而我,才是那舞台之上真正的“主角”但也不过一【戏子】。但你在现实之中却无法完全做一观众,你也得上台表演,我看到了那些冷眼的旁观……
他们没有告诉你哪个动作有误,那便让我来教你。我相信我会教好你的,我不求你在C位闪闪发光,但我希望你可以不再独自蜷缩在那角落,而是可以自信起舞。
既然他们无人与你共舞,那便让我来。他们自然会嘲笑你,可这代表什么呢?诚然,这可以代表你这个动作错了,但他们就未曾错过?你在这方面就不行?
嘲笑是他们唯一的武器了,他们不敢上台来打断你的动作。因为那违反了规则……他们不会为了一个陌生人而违反规则……
但是他们不想让你超过他,或者说,曾经巅峰的他,拥有青春的他,拥有那美好岁月的他……所以他们需要嘲讽你。
让你不再敢接触这个动作,如此下去,你便在这个枷锁之下,成为囚徒。
他们没有建造实际的牢笼,而是『画地为圆』,可这却成功困住了你。
他们怕了,他们怕你超过他,可是你为什么要怕?你为什么不敢再尝试?为什么不把这个不行的动作,练到行为止……练到登峰造极……
到时候他们当然还会笑你……可是,他们心里……就真的不怕你吗?
到时候总有人会欣赏你的……待到欣赏,你成为主流……谁敢逆这个潮流而上?就凭那些,失败者?他们若敢逆流而上,曾经为何会失败?那时的嘲笑……是嘲笑你?不,那是在笑曾经的他自己。
我也是这么经历过来的啊!我也是一次一次失败又失败又又失败又双失败中走过来的……成长起来的。
我也曾被旁白君,一次次无情的嘲讽。
可那又如何?他的嘲讽不代表我错了……我一定要杀死一个已经手无缚鸡之力的犹大手下……才能见到犹大吗?
从剧情上讲……我当然得那样……
可是……那是旁白说的剧情啊……这并非我的本意……我最初的目的……不就是拯救吗?
所以我忤逆了旁白,所以我才敢于突破次元壁……出来见你。
既然身在这场历史洪流之中,你已经注定无法做只一个史观……你也是一位史官,如今的历史,由你来书写……不过是曾经的篇幅之上沾到了点点墨迹罢了,但
那未必就是败笔?这么小一个墨迹……还不影响观看呢。
就让我们,继续书写下去吧……把这幅长卷……画的无比的完美。
莫太过担心他,人家嫉妒……此路漫漫,亦灿灿。
关关终会过,事事终会成,虽可能不尽完美……
那就让我陪你走过这一程吧……我是你的老师,也是你的同伴。”
艾希就这么说着,来了一段自我的独白。
你们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段独白?
那是因为刚才在写作业的时候,有一道题目问:
乙烷的一氯代物有1种,二氯代物有2种,那么他的五氯代物有多少种?
我直接当成规律题目,写了一个5。
这直接把艾希给气到了,因为我根本没有认真做……为了让我端正态度,所以她来了这么一段演讲……emm……抒情?
后面,我肯定知道了他的五氯代物只有一种。
听了她这么一段演讲,我又感到不困了,又可以继续刷几道题目。
这是我后面刷的第一道题:
求:cosx/√(5+4sinx)的值域
题目挺简洁的,在我做的时候艾希也当然也没有提醒。
这是我最开始的做法,要换成同名然后换元:
令t=sinx,则-1≤t≤1
cos?x=1-sin?x=1-t?
则原式可化为√(1-t?)/√(5+4t)=
√[(1-t?)/(5+4t)]
令y=(1-t?)/(5+4t)
y(5+4t)=1-t?
4yt+5y+?-1=0
t?+4yt+(5y-1)=0
因为t是实数,所以Δ=(4y)?-(5y-1)≥0
16y?-20y+4≥0
4y?-5y+1≥0
(4y-1)(y-1)≥0
解,得y≤1/4或y≥1
因为y=(1-t?)/(5+4t),分母不为零。
且分子1-t?≤1
所以y≥0
综上,0≤y≤1/4
所以,√(1-t?)/√(5+4t)的值域为[0,1/2]。
当我在草稿纸上写完这个过程之后,艾希只是看了一眼。
然后便前往了电脑旁,用作图软件把这个函数图像给做了出来。
“你看!这个函数的值域实际上是[-1/2,1/2]呢!”艾希点了点那个图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,显示出来的值分别是1/2和-1/2。
“你是怎么知道我错了的呢?我感觉这步骤很严谨啊。”我疑惑的问道。
“嘿嘿,实际上我用导数在心里快速的算了一下。”艾希炫耀到。
“可是……原函数……emmm……我实在没看出。”我只能向艾希求助。
“算了算了。我再大发慈悲告诉你一次吧。听清楚啦!”艾希强调道。
“y=cosx/√(5+4sinx)
y=±√cos?x/(5+4sinx)
=±√(1-sin?x)/(5+4sinx)
=±√(1-t?)/(5+4t)懂了么?”艾希简短的说了一下,这次她只是提了一下关键思路,还是为了让我认真思考。
“可是……呃……哦!我懂了!还是初中没有学太好嘛!没有注意这个,哈哈哈。”我恍然大悟,终于明白自己先前错在哪里了。
于是我便开始了下一题:
这又是一道作图像的问题,题目中首先给出了条件,两个平行金属板A、B,两板间的距离足够大,有一个静止的电子(不计重力),然后又给出了反映了两板间电压和时间关系的图像(U-t图)。
我从图像中得出了以下大致信息。
首先电子是从零时刻开始,以U?的电压,运动了t/4时刻,之后又以-U?电压运动了t/2时刻。接着又是以U?运动了t/2。后面应该就是运动时间都是t/2,电压由U?和-U?交替变化的周期函数了……
题目让我们画的分别是a-t图和v-t图。
这两个图像当然不难。
a-t图像就是,和U-t长得一模一样,只不过是U变成了a罢了,我轻松的画了出来。
v-t图,则是由原点开始,一直加速到U?电压的末端, 之后又开始减速,减速到零后转向,反向加速,一直到-U?电压的末端,当然加速到的最大速度和反向加速到的最大速度绝对值相等。
画完之后,我正欲做下一题。
艾希突然插话。
“哎嘿,这题目虽然不难……可是交变电压从不同地方放出来有不同的情况呀。就顺着这题给你扩展一下吧。”艾希又恢复了那温柔的状态。
“嘿嘿!”艾希浅浅的笑了一下,接着便拿起了一支马克笔在板板上面画。
“你看!如果这个电子是一开始是以U?电压运动了t/2,那么它会先加速。”说着艾希拿着笔,向着左端画了一条线段。
“然后它又以-U?的电压运动了t/2,那么它就会开始减速,减速到零之后,电压又变成了U?,又开始加速,这样它就不会,掉头了。这里说的是两板之间的距离足够大,但如果距离有限的话,按照这种情况电子就会撞壁。”艾希拿着笔继续把这个线端给延长了。
“嘻嘻,所以做题目不能老套嘛。不同情况肯定有不同的结果哟。还是得靠自己的思维。”艾希有时就是这样又可爱又俏皮。
“接着试试分析有没有其他情况吧。”艾希说了一下。
又开始“冷眼旁观”了。
之后我想了几种情况。
又开始做了下一题:
(a+b)??展开式的第三项的系数是什么?
这个不难嘛,用二次项定理可以直接做。
艾希看了看我的做法:“那还有别的做法吗?课本上可还没教你二次项定理呢?”
“这当然有了,直接用杨辉三角不就行啦?”我轻松的回答道。
艾希看我如此得意:“那这样的话,要不你试试把从2次到5次的展开试写一下?”
“行!写出来,写出来。”我还是自信的回答道。
(a+b)?=a?+2ab+b?
(a+b)?=a?+3a?b+3ab?+b?
(a+b)?=a?+4a?b+6a?b?+4ab?+b?
(a+b)?=a?+5a?b+10a?b?+10 a ?b?+5ab?+b?
“掌握了规律不就很简单啦?前面的系数就按照杨辉三角,最左边只有a,最右边只有b,a的次数是从左往右开始降,从n降到1,而b的次数是从右往左降,从n降到1。”我轻松的回答道。
迎来了艾希的掌声。
此时的我心中明白了一个道理。
因爱而惜,爱惜艾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