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爻应声点了点头。
“那姐姐是否要先让我知晓你是何人?从何处来?”少年眉间微挑,“我的消息也不是白给的,要做交换。”
“我是方城人士,昨日途径此地,未曾想竟被误伤,如今也记不得自己到了何处。”姜爻盯着他的眉梢,勉强作出一丝笑意,“若不便开口,我也不再过问。”
“不,我娘说方城人是最忠心于天子的,我自当不会推辞。”
忠心?崟朝天子不仁,致使一朝叛变万骨坟,方城早已不再是曾经的方城了,还存何的忠心?
见姜爻不语,那小叫花继续道:“是恩公,城中都在传恩公的变法是在动摇国之根本,是小人之道,而非君子之道,皇帝才行冠礼登基,朝中那群大臣便逼迫陛下拟旨抄了恩公的府邸。”
“恩公?”
“是姜绪大人。”少年眼底尽是落魄,“我是个孤儿,从小便四处流浪,常常食不果腹受人欺辱,而姜家家主曾对我有数饭之恩,此后我便立誓,会尽所能回报恩公和恩公家人。”
“姜绪……”
姜爻呢喃着,随即她猛咳起来,瞳孔一缩,袁朝建国初始,姜绪?姜家!难不成是姜绪冤案?
若真是二百年前的袁朝,那么姜绪被赐死之时正是袁朝变法鼎盛发力之时,国力强盛,若是姜绪没死,袁朝也没灭亡,那岂不是崟朝也不会建朝,那百姓便不会生灵涂炭,白骨如山,阿姝也不会……
苍天有眼啊……
“可如今……恩公入狱,二小姐也不知所踪,昨夜官兵大肆追捕姜家余孽,我听闻二小姐就在其中,也不知二小姐如今怎么样了。”
姜爻见其眼眸中噙泪,神色黯淡,似是悲痛欲绝,这让她想起了被官府迫害致死的爹娘,心中竟生出丝丝怜悯。
“如今姜家面临如此之大罪,我小叫花绝不会袖手旁观。”
姜爻轻咳几声,随即反问道:“眼下你恩公获罪,你一小叫花子又能帮上什么?”
“劫人还是造反?”
“不敢,我只是在此处等二小姐。”提起此人,少年似是有些落寞,“此处是出城必经之路,我要是见到二小姐,也能让我城中的兄弟们打打掩护,尽力送二小姐出城。”
话落,姜爻微怔,少年的话倒是提点了她,昨日那弓弩杀手所追之人莫不是姜家二小姐,如若真是这样,那姑娘此刻怕是凶多吉少了。
她轻轻抚摸着肩上包扎过的伤口,她不明白自己怎么突然来到此地,更甚,还毫无征兆地为人挡了一箭,险些丧命,这一切莫不是幻觉还是昨日她便已经死了?
还有那算命先生的话究竟是何意……
“你可曾见过姜家二小姐?”
“不曾。”
想来,那些人如此迫切地想要置姜绪于死地,无非是姜绪手中握有他们的把柄,他们才要下此毒手,若眼前少年都不曾见过姜二小姐,那么只能说明姜绪最爱此女,护她出逃,那她身上一定裹挟着什么。
在沥水城,她看过记载姜绪的卷轴,卷轴中对他的次女的赘述只有寥寥几语,可在一本野史的描述中,她记得姜绪次女对内廷的太监动了心,但终归也只有寥寥几笔,未续结局,自然也不可尽信。
若是如今这般,她要尽快找到姜家二小姐,她身上的东西或许能换姜家数命。
姜爻强撑着自己坐起来,少年忙上前去,道:“姐姐伤势还未痊愈,这是要去往何处?”
“姜家。”
“不可。”少年眸子闪过一丝慌乱,须臾之间便消散如常,替代的是一抹笑意,“姐姐不可,此时朝廷中人还在姜家大肆搜捕罪证,府外定是严加看守。”
“何况姐姐是方城人,如若不是姜家外戚,事不关己,换做旁人,不更应置身事外?”
姜爻回首,她抬眸盯着一旁的少年,久久才开了口,“你……”
“啊……我突然想起来,姜大人多年前也曾救过我,那是一个大雪天……”
话到一半猛然被打断,小叫花与其目光相容:“那这么说姐姐是知道二小姐在何处了?”
少年眼底露出一丝疑虑,他的眼眸在姜爻周身流转,这使姜爻愈发不自在。
“我怎会知,我只是同你一般,想回报姜大人。”
少年嘴角微微上扬,可眼眸流转,似有他意,“姐姐大义,可如今姜氏落罪,天子震怒,方城人伙同的话,姐姐不怕丢了性命?”
“自然是怕,但……”
“但是什么?”
“但是你不也义无反顾。”
少年浅笑几声,他站起挡在姜爻身前,姜爻才真正注意到眼前人身八尺,除了周身脏乱,全然不像一个小叫花,他若是自称袁朝的大将,姜爻也定不会生疑。
“你不像是一个小叫花子。”
姜爻回眸浅笑,惨白的唇色勾勒出丝丝释然,像与不像于她而言并非要事。
“对了,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。”
“我没有名字。”少年偏头一笑,似是一番回应,他虽周身脏乱,可那束高马尾在日光下竟格外晃眼,恍如一位浴血奋战的将军。
姜爻微微愣神,片刻后缓缓开了口:“小叫花,咱们就此别过。”
“这鞋靴,算我欠你的。”姜爻垂眸,清冷的眸底映衬着衣袖上星星点点渗出的血迹,那气力孱弱的声音更惹人爱怜。
“那姐姐的名字呢?”
“姜爻。”
这二字一出,少年眼底的灵动如昙花一现,他盯着姜爻一步一颤的背影,手指不停地摩挲着那支断箭,不同方才的年少朝气,此刻嵌在他眉宇间的更多的是疑思。
可姜爻并不觉得有何不妥,若真是两百年前,即使是真的名姓,也不会有人识她。
恰如风云突变,仓骥一时间暴雨滂沱,疾风袭来,尽显电闪雷鸣之势。
“大人,小的寻了整整两日,并未……未找到……姜绪次女。”
“一群废物!堂堂弩卫堂弓弩手,竟连一个弱女子都找不到,如今就算把仓骥掘地三尺,也要把人给我找出来!”正堂里踱步的老臣怒斥着,花白的胡子也随震怒起伏,“若是让那些宦官抢了先,不止你们,还有我这把老骨头都要提头去见丞相!”
“愣着干什么?还不快去找!”
“是。”
“等等,前几日说有一女子替姜家余孽挡了一箭,尸首找到了吗?”
“还没……没找。”
“什么?没找?”
那老臣一时间喘不上气,脸涨得通红,在一旁人的搀扶下就是一脚,“朽木啊!箭上淬的毒是你们弩卫堂独有的,若是被有心之人查去,敢在天子脚下毒害罪臣家眷,你们置天子于何地!”
“快去找……”
咳咳咳……
“顾老,您可要当心身体啊。”
顾寺国身旁的谋士颔首抬手搀扶着他,那谋士抬眸见顾寺国不语,便缓缓开了口:“那日线子来报,此女子是突然出现,此前并未引人注意,而弩卫堂的人一心又只在姜小石身上,生是漏了这条暗鱼,如今想来此人怕是姜家余党啊。”
顾寺国紧皱双眉,长叹一口气道:“我又何尝不知啊,可当下人竟活生生消失了,况且最要紧的是姜绪给他那二女儿到底留了什么。”
谋士知其意,继续道:“您是怕姜绪会弹劾……”
“何止弹劾,他堂堂侍御史,为纠百官宁身死,这种人,即便被抽筋剔骨也要清君侧,震朝纲,到那时便不是弹劾了,而是百官有罪论啊。”
“可姜绪身为侍御史妄想越级变法,皇帝对其不存有戒备之心,反倒是于理不合了,更何况戴罪之身所言,能有几分震慑,在下觉得顾老也不用太过忧心。”
顾老蹙眉长叹道:“但愿如此,眼下就看天子之意了。”
谋士倒是真心觉得顾老有些急成,姜绪如今戴罪之身,记恨他的官员不在少数,就算有此百罪论,想毁掉它的人甚多,仅是丞相处就不会只寄希望于尚书府,可如今弩卫堂一事,反倒是多此一举引火上身。
待顾老离开,谋士也出了正堂,顿足仰首望去,轻声道:“真是一朝变,万仕忧啊。”
姜家府邸外,姜爻躲在小巷后面,她知道姜家二小姐是出不了城的,若未被抓,姜爻觉得她很可能偷溜了回去,此番也恰恰让府外的人都认为这是一座空宅。
府前侍卫三个时辰才轮换,她想伺机溜进去,可此刻她在暴雨中撑不了几个时辰,伤口也渐渐被雨水渗红,雨水依她的裙摆而下,滴滴滑落,不见其骨,又方知其痛。
“阿姐。”
一声细柔的阿姐从身后传来,姜爻倏地转身,眼前女子身上的布料已认不出,腰间的青岁佩被其系在手腕上,手腕上方青紫淤痕和擦伤尽是,许是暴雨,只有脸上还算是干净些。
“你是……”
青岁佩并非寻常人家所有,姜爻上下打量着,许久才开了口:“莫非你是姜二小姐?”
“你是姜小石。”
眼前姑娘点点头,可又随即摇了摇头。
姜爻知道她很怕,她的身体在发抖,姜爻抬手捧起她的脸,声音格外轻柔,“别怕,阿姐是来帮你的。”
“阿姐……”
姜爻轻拉起她的手腕,紧紧靠着墙壁,“此地不可久留,那些人肯定还在找你。”
姜小石并未言语回应,只是微微颔首,她早已看不出姜小石眼眶中是泪还是被暴雨浸湿了的眸子。
“这几日你都藏在何处?”
“一家老伯的……牛棚里。”
姜爻有些诧异,她看着昔日的千金小姐,难免心生怜悯。
“那地方很臭,他们不来。”
“那他们没找到你,手腕上的淤青又是何故?”
“牛踢的。”
姜小石似是有些尴尬地拽了拽衣袖,“它觉得我占地方了。”
“……”
二人呢喃间,不远处传来紧促的步履声,一众士兵踏着雨从姜家府邸出来,雨激荡着冷兵器抽离剑鞘的那一刻,危急感显得愈发凝重。
而为首之人似是余光瞥向这边巷子中,他身后为其撑伞的半遮面女子也是这般,可二人又久久未有动静。
许是暴雨遮蔽,姜爻回眸低声道:“监察司的人或许发现我们了,此处不安全,快走!”
“阿姐,我还不能走。”
“为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