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姝和四阿哥是借助浮木才得以脱困,而十三阿哥则是在洪水来临之际抓住了张廷玉,两个人一起被冲走。
途中被树拦住,两个人摸黑爬上树,一直躲到洪水消退才下树。
跟他们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其他人,这附近树木比较多,总有运气好的。
脱困之后,十三阿哥听从张廷玉的建议,两个人走了两天才到最近的县城。
途中,他们遇到了运气同样还算不错的苏培盛和几个侍卫,但没有沈姝和四阿哥。此时谁都是心急如焚,都怕沈姝和四阿哥遭遇不测。
到了县城,十三阿哥亮出身份让县令派人去寻找。只是沈姝和四阿哥顺水而下漂了半夜,早已在数十公里以外。
再加上这次洪灾,县城里的水也是刚退去,城内一片狼藉,外面更是道路泥泞。这种情况下,找起人来没有那么快。
而沈姝和四阿哥脱困之后,也是先去了最近的县城,借助官府的力量来找人。
淮水决堤后七日,沈姝和四阿哥与十三阿哥他们还没有相互找到。京城那边,康熙收到奏报,当即就脸色大变,担忧不已,因为半个月前就已经得到消息,知道沈姝和四阿哥要返程回京。
若是返程途中遭遇淮水决堤……
康熙简直不敢想这种可能性!
先农坛的麦子长势异常良好,必定是能增产的。若是沈姝遭遇不测,那可怎么办?
“传朕手谕,着沿途各驿站速报顺和公主与雍亲王的消息。若是确定他们遭遇洪灾,令淮水两岸各州府全力搜救,务必要以公主为重,优先搜寻公主!”
康熙急得连圣旨都来不及拟,直接下的手谕。在他心里,现在沈姝这个义女可比四阿哥这个儿子重要的多。他不缺儿子,没有四阿哥还有其他阿哥。可若是失去沈姝,就真的没有任何可以替代之人!
不过这道命令下达后还未到各州府,沈姝和四阿哥已经与十三阿哥他们相遇。因洪灾耽搁,归程艰难,回到京城时已经是九月中旬。
沈姝刚一回京,康熙立刻召见了她。见她虽然是清减了些许,但精神尚可,这才放下心来。
“这次的差事,你受苦了。”
听康熙这么说,沈姝没有说什么不辛苦,应该的之类的话,而是微微的诉了诉苦,趁机给四阿哥表表功。
“儿臣这次有惊无险,幸亏有四哥在……”
她简述了一番遭遇洪水时的经历,听的康熙有股子后怕,“你能够安然无恙,朕才能安心……”
这话说的倒是真情实意,自从接到淮水决堤的奏报后,他都没能睡一个好觉。淮水决堤,需要赈灾、需要重修河道,今年的赋税要免,两淮盐税也会因此而歉收。但这些都不重要,泱泱大国,哪年没有天灾?
他唯一真正担心的就是沈姝,只要她能安然无恙,其他都是小事!
所以听她这么说,康熙直接下了口谕,“胤禛为兄,爱护幼妹,赏银五千两。李德全,你给亲自送过去。”
说完之后又朝沈姝问道:“你有什么想要的,说与朕听听。”
主要是对于她,实在是赏无可赏,因为她不缺钱!
而且他也想看看,她究竟会想要什么?
比如,会不会趁机给哪个阿哥请赏。
沈姝确实不缺什么,再说她对康熙的赏赐并不看重。她已经贵为公主,于身份地位上,已经没有什么进步的空间。
至于差事,那也得等外贸局真的赚到钱才能有下一步。
其他的,也不敢随便乱说。她心里清楚的很,那不是开口讨要就能要的来的。
这不过只是康熙的一句客套话而已,她不会当真。
“皇阿玛已力排众议给予儿臣以信任,儿臣为皇阿玛分忧解难,何谈艰辛?”
对于这个回答,康熙很欣慰。从沈姝身上,他不仅感受到了父慈子孝,亦倍感君臣相得。
“好,那就先攒着,朕记得你的好。”
顿了顿,他接着说道:“这一路奔波劳累,你先回去好好歇息几天。朕让人给你送些上好的燕窝,多补补。过几日,你再进宫。”
“儿臣多谢皇阿玛体恤。”
沈姝觉得这个时节,秋收已过,肥料的增产效果如何她还不知道。但过几日要进宫,可能就是说这个事的。所以,不急。
“跪安吧。”
康熙打发走了沈姝,过几日确实是要说肥料之事。虽然是心急,只是现在她刚回来,也不好直接就让她开始劳心费力。
离开这么久,回去之后沈姝先是关心了一番自己的生意,而后又重点关注了一下噶礼母亲之事。这步棋既然已经落了子,此举也是留作后手。
毕竟似噶礼这般的封疆大吏,仅凭贪墨一事,就算是有确凿的证据,怕是也未必能将其置之死地。所以,必要之时,就得从其他方面动动心思。
沈姝并不想去翻之前山西的旧账,因为康熙早已有了决断。想要以此来扳倒噶礼,无异议于打康熙的脸。让帝王心甘情愿的认错,她可没有那么大的自信。
她压根就没有去翻旧账的打算,所以才会叮嘱顺子再给噶礼贪墨的机会,纵容他再犯。剩下的,只能静待时机。
在沈姝回来的次日,八阿哥登门来访。
他先是表达了一下关心,问了问她的差事,而后又透漏出一个好消息。
“先农坛的麦子前些天已经收割,听说是收了四百斤还多,皇阿玛龙颜大悦,应该是很快就会着你开始大量制作这种肥料。”
这一亩三分地,往年的产量也就是二百多斤,现在一下子增收近两百斤,皇上高兴的都合不拢嘴。八阿哥觉得若沈姝是个阿哥,会因此而被晋封。如此大功,虽比不得开疆拓土,但已是极为难得。现天下承平,领什么差事都难以立下如此实打实的功劳。
这个消息并不出乎沈姝的意料,使用化肥之后增产是必定的。不过化肥不是万能的,良种也是关键。但怎么改良种子她不懂,对此无能为力,只能依靠化肥。
“皇阿玛说让我近日进宫一趟,估计也是要说此事。”
听沈姝这么说,八阿哥问道:“你觉得皇阿玛会让内务府负责此事,还是由你来负责?”
“不知道。”
沈姝摇摇头,之前染料和煤气灯的生意是被内务府收走了,肥料她真的不知道。
只有沈姝掌管的越多,她的分量才会越来越重,才会更有话语权。所以八阿哥给了一个建议,“你现在圣眷正浓,可以向皇阿玛提议由自己来负责。”
“皇阿玛若是有心,自然会有安排。若是无心,怕是也要不来!”
沈姝并不想主动开口向康熙索要,她拎得清自己的地位。在上位者与下位者的关系中,直接去提要求是最差的做法。最好的做法是让对方认可自己,主动的给。
因为主动权,从来都不在下位者的手中。所以对于康熙,她倾向于打感情牌,幸而康熙还算是一个体贴的领导。
沈姝并没有听取自己的建议,八阿哥心里不太舒服。作为兄长,九阿哥他们唯他马首是瞻。
可是她,时常会有不同的想法。然而,他也不能勉强,省得再得罪她。
“皇阿玛的心思,我是猜不准……”
八阿哥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苦涩,他是真猜不准。自推选太子一事后,皇上对他明显冷淡了许多。还好九阿哥他们对他这个兄长,依然如故。
对于沈姝,他是能拉拢尽量拉拢,并不想因为这种事情与她起争执。所以感慨之后,很快转移了话题。
“对了,前段时间十四弟来信,他可真是报喜不报忧!”
八阿哥摇着头说道:“若不是甘肃那边的奏报,我们都不知道他竟然还曾受伤……”
“十四哥怎么会受伤?
沈姝不禁打断了八阿哥的话,想知道十四阿哥到底是什么情况。
看沈姝这态度,就知道她对十四阿哥依然上心,八阿哥接着说道:“据说是因坐骑被枪打中,不慎坠马,受了些小伤,皇阿玛因此申饬了川陕总督齐世武。”
沈姝眉头微皱,“甘肃那边很不太平?”
“那种地方,战事未有,小打小闹总是不断。经此一事,我想十四弟以后会谨慎。”
其实八阿哥怀疑十四阿哥之所以受伤,应该是因为过于莽撞,他一直是这样的性子。
说实话,沈姝也觉得十四阿哥性子不够沉稳,怕他会意气用事,于是说道:“八哥,麻烦你给十四哥去封信,让他要注意保重自己,莫要轻易涉险。
八阿哥笑了笑,“我已经去信叮嘱了他,十四弟虽然莽撞了些,但应该知道轻重。”
顿了顿又道:“过年时他会回来,待那时你再多叮嘱叮嘱他。”
“嗯。”
沈姝点点头,看来八阿哥对十四阿哥这个弟弟还算是关心。
临走前,八阿哥再次提醒了一遍,“你的肥料,现在许多人都很眼热,若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,于你而言是好事。不过就像你说的,这个得看皇阿玛是什么意思。”
现在肥料的风声已经被皇上放了出去,不少勋贵们都眼馋着呢!大家可是都知道这是真的,谁不想自家的地里能用上?
所以根本就不愁卖,估计愁的会是僧多粥少。正是因此,他才会再次提醒沈姝,能把握在自己手中的东西,最好是想想办法。当然,如果她不听,那就算了,反正该说的他已经说了。
“多谢八哥提醒。”
沈姝觉得八阿哥还挺看重肥料的,明日她就打算进宫,看看康熙打算怎么安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