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被设套

    柳如意刚踏入户部。还没半刻,屋外便传来叩门声。

    柳如意正坐在案前看着户部历年的卷宗。

    听着声音耳熟,抬起眼皮看了眼,来的是大理寺的衙役,“可是有何事?”

    “许大人请大人前去大理寺一趟。”明明是冬日,衙役面上却满是汗,话语中带着几分喘气。

    柳如意听罢一惊,前几日,她早将其手中大理寺的事,处理得差不多。且明日又是其调任户部之日。今日过来,也只是提前将些书籍、纸笺等什物拿过来,顺带熟悉户部,以免到时手忙脚乱。

    风有些凉,柳如意心中暗觉不妙。

    只是,史部调令白纸黑字写着明日,所以今天无论如何,她难以推脱,如何也得去趟大理寺。

    户部至大理寺不近,若是往常,大抵需要一刻中。

    而此刻,柳如意坐在马车里,望着摇摇晃晃的车厢,依稀还能听见外头马蹄声震天,感受到马夫手中马鞭迅猛地挥着。如此匆匆,究竟出了什么大事?

    都察院内。

    “大人,柳侍郎被许少卿请去了。”沈暨白正轻点蘸砚墨,听闻这话,愣了神,手中的动作不由重了些,落在纸上竟晕成了一团。

    待其回过神,轻轻将笔搁在一旁,满是惋惜地叹了口气,“可惜了,好好一张纸。”

    许琦又道,“户部、刑部都去了。”

    沈暨白听此,嗤笑道,“倒是他们一贯的作风……将一女子推出去,如此行径,也不怕被世人耻笑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柳侍郎若是被卷入这次案件当中,怕是没精力前去乐阳县吗?”

    沈暨白抬目,望着案上的折子,琢磨了会,摇了摇头,“她定会去的。”

    不到半刻,马车便在大理寺前停下。

    柳如意掀开车帘,往旁边一扫,角落还停着几辆马车。

    大理寺政事堂在大理寺的西南角。还未入门,里头便传来怒吼声,“不行!我大理寺本就缺人,如今摊上这事,若是还不给我人,这案破不了。要不,你们现在只管上奏太子殿下,说我才不配位,罢了我这官吧。”

    “许少卿,老夫也知晓你难处……只是……”柳如意一进门,便瞧见吏部尚书林清满脸皆是愁云,柔声劝慰着许捷。

    目光又快速一略,殿中还坐着内阁阁老薛平、刑部尚书权洋等人。

    如此兴师动众,怕是暗道不妙。

    “柳大人来了。”最先注意柳如意的是刑部尚书权洋。

    薛平闻言,才注意刚进门的柳如意,淡淡地扬眉,“挑个位,随便坐。这里又非朝堂之上,无需如此拘礼。”

    柳如意眉头微微扯动,话虽如此,越是如此,她越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。向来只有有求于人之时,高傲的上位者才会那般客气。况且,现下坐在堂下的,都是些手握极权的朝中重臣。

    她躬身行礼,“不知大人找下官所谓何事?”

    薛平拿起茶盏抚了抚水面,似是闲聊般,悠悠开口道,“常听圣上念叨柳大人,今日恰巧路过大理寺,便借着许少卿的名头邀大人前来一聚”似是不经意道,“对了,明日可是柳寺正赴户部就任之日?”

    柳如意怔了怔,明明吏部就在跟前,为何要多此一举转问自己,心中不解,却来不及深思,只得弯腰施上一揖,“回大人,正是明日,十二月廿十。”

    薛平侧身一问,“林尚书,柳寺正可说得对?”

    林清点头道,“回阁老,确是如此。”

    薛平闻言一笑,慢慢将茶满上,“倒是好记性。怪不得,不少人惦记着你,都想将你挖去。”又道,“在其位,尽其事。”

    柳如意听明白了这话。眉心微动,好一个狡猾狐狸,明上是夸,暗则在贬,说她未至上任时间,便前去户部,只得将背又弓得更低,“大人教诲,下官必定牢记于心。”

    薛平眯眼笑道,“不是说私下不必拘礼吗?这是做甚。”说完,斥道一旁小厮,“你们这群奴才,柳大人都来这么久了,一直站着……那椅子隔着那么远,也不知搬过来。”

    下一刻,只见两小厮将椅子搬到了薛平右侧。

    柳如意只得撩袍坐下,“谢大人。”

    薛平轻饮一口茶,慢条斯理道,“柳寺正,你可知他们适才为何争吵?”

    柳如意茫然地摇了摇头,“下官愚钝。”

    薛平语气淡淡,“新的大理寺寺正病了。”又道,“听说是痴傻了。”

    柳如意闻言,心中一沉,只得故作感慨,“前阵子不是好好的吗?怎得突然痴傻了呢?哎……要是这般,怕是不适合再担着大理寺寺正之职……这可确实难为了许少卿和林大人。”

    又道,“下官前阵子也将手中的寺中事务处理差不多了……一时半会,估计也不会有何棘事。且,下官听闻今年都察院借着考核,倒是瞧出不少好苗子,户部可借此向殿下举荐个人,补上这大理寺寺正之缺。”

    只见薛平放下茶盏,自一侧拿出折子,不同于平日宫中上书的折帛那般,这是个素色且毫无图案的折帛。“要是这般,他俩也不至于吵起来,看看吧。”

    柳如意脸色一白,景行帝为了方便批阅奏疏,将大臣上书的折帛统一做了区分,以六部职责为基础,从官员升迁、田户钱谷、礼仪祭祀等方面制作九种花色折帛。而这素色折帛,则对应皇亲国戚薨逝。

    “昭华长公主薨逝了?”摊开的折子上画了一个又一个朱圈,最上头赫然写着两字:彻查。

    她心底也终于明白,为何内阁阁老、几位尚书都在大理寺内?为何新来的大理寺寺正会突然痴傻?摊上这么棘手的案件,要是处理不当,惹圣上大怒,可是随时可能会掉脑袋的。那个个均是惜命的老狐狸,为了尽快将这烫手山芋甩出,都盯上了还未卸任大理寺寺正的她。

    “这折子,圣上批红,下令需立即彻查此事。”薛平顿了顿,“现下发生这事,且你还任着大理寺寺正一职,你便先辛苦一阵子,在新的大理寺寺正来之前,暂先配合许少卿查办这案子,……你办案,圣上、太子殿下也是放心。”说着,又对林清说道,“吏部,你们就算是不眠不休,也要抓紧物色出合适的寺正人选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柳如意就算是心底万般不愿,但是却找不到推脱之辞,只得接下。

    内心只能暗暗期冀,吏部能早日找到新的大理寺寺正人选。

    说罢薛平抚了抚膝盖,又收拾收拾衣袖,站起身来,“许少卿,柳寺正暂协助你查办这个案子,新的人吏部也抓紧向圣上举荐……这你可满意?”

    许捷心中自是万般乐意,只是不看鱼情看水情,柳如意经此无妄之灾,且背后又有太子当靠山。若是日后太子登基,其委以重用,记恨自己岂不得不偿失,便只得面无表情地深深一揖,“阁老的安排自是极好的,下官谢过阁老。”

    薛平的目光淡淡自众人身上扫过,“都是替圣上办事,圣上满意了,作为臣子便也能心安了。”说完,迈步向政事堂外走去。

    “恭送阁老。”薛平走后,其他人亦纷纷告退。很快,诺大的政事堂只余下许捷、柳如意两人。

    “许少卿,案件卷宗可有弄好?”

    许捷摇头道,“今早刚发生的,事发突然,还未来得及整理卷宗。”

    柳如意眼神一黯,人人都在算计!长公主死后,不是第一时间前去现场,而是在这撒泼扯皮,打着缺人的幌子,实则早就盯上她了吧!柳如意淡淡瞥了眼许捷,面上看着倒是老实,只是想必这背后的推手,也有其一份功劳。

    许捷似是瞧出了他的心思,急忙解释道,“一大早,太子殿下同少詹事便赶去长公主府了,且圣上文书当初也还未下来,我也是担心擅自前去,惊扰长公主府之灵。”

    柳如意内心“呵”地一声冷笑,有空等她一起来看圣上的文书,没空前往现场,明显是想拉个垫背的,“许大人,那咱们一块前去长公主府看看吧。”

    “也好。”

    两人刚出大理寺,便瞧见青衣站在门口张望。

    柳如意见状,朝许捷一揖,“许少卿,那咱们长公主府府邸见!”说完,便迈步朝青衣走去。

    两人一前一后上了马车。坐定后,柳如意心中纳闷,问道,“你怎么来了?”

    “谢侯爷清早捎的信,说是小姐突然被请去大理寺了。老爷、公子都不在,夫人一时也琢磨不透原意,便让我先过来。若是发生什么,也好及时通禀。”

    她有武术傍身,还有李衡一直暗中可供差遣,其实一切还好。似是突然想到什么,柳如意眸色倏然回正,“对了,你可会验尸?”

    青衣眼神中闪过一丝错愕,半响才答道,“曾看过些《内恕录》《洗冤集录》等。少时,因缺钱,也曾给县衙内的仵作师父做过些时日的下手活计,也只能说略知些皮毛。”

新书推荐: 她靠媚粉称霸京城 剑修,狗都不谈 (快穿)地府不喝冰糖雪梨 相逢之秋难逢春 [短饭合集]青绿萝卜不是过敏源 穿越星际,我靠炒地产成为星际首富 洞穴与乌托邦 唯一的我们 上流社会生存手册[港/美国] 氪金大佬在先秦普度众生